實驗室生物安全怎么正確管理?
admin 2020-04-12 23:03:43 501閱讀
實驗室生物安全怎么正確管理?
一是管好標本
實驗室標本是生物安全的源,標本包括含病原微生物的人和動物血液、體液、組織、排泄物、培養物等物質,以及食物和環境樣本等。沒有感染性的和生物危害的標本就不存在安全問題。標本的采集、轉運、接收、保存和處置環節都要加強管理,每個環節都要有記錄,而且記錄要有溯源性。
二是管好操作
正是有了標本操作,才有了生物安全風險的擴散。為了保證實驗(experiment)室生物安全,首先要學會防護操作,要有好的個人防護習慣,防護用品不能只穿不脫,進入實驗室相應的防護措施(指針對問題的解決辦法)要齊全,但臨時出實驗室不要忘記脫掉工作服更換清潔服裝和洗手。另外要特別注意產生氣溶膠的操作,減小氣溶膠的擴散,是對自己、同事和環境的最好保護。
三是管好消毒
實驗操作產生的氣溶膠,標本傾倒、潑灑,儀器、器材和設備與標本的接觸等都會引起環境和設備的污染。實驗室通風柜按歸屬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從屬于大學或者是由大學代管的實驗室;第二類實驗室屬于國家機構,有的甚至是國際機構;第三類實驗室直接歸屬于工業企業部門,為工業技術的開發與研究服務。為了創造良好、健康的實驗室環境,消毒滅菌工作非常重要。實驗室污染的消毒包括(bāo kuò)空氣和物體表面消毒,消毒每天都要開展,地面、臺面、儀器和設備表面的受到污染要采用合適的消毒劑及時消毒。實驗室用的滅菌設備滅菌效果監測不能忽視,要按照規定(guī dìng)做好相關的性能驗證(Experimental),尤其要按要求做好物理監測。
四是管好廢物
實驗室廢物管理是生物安全管理的最后一個環節,加強廢物管理可以防止感染性物質外溢。科學實驗室結構和設施、安全操作規程、安全設備適用于對人體具有高度的危險性,通過氣溶膠途徑傳播或傳播途徑不明,尚無有效的疫苗或治療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實驗室廢物感染性強,按照狀態分為固體廢物和液體廢物,通常固體廢物需要按照感染性和損傷性廢物分類收集,實驗棄置的菌(fungus)(毒)種或樣本、培養物和被污染的廢棄物必須在實驗室或其所在的建筑內消毒滅菌,達到生物學安全后再按感染性廢棄物收集處理(chǔ lǐ);液體廢物主要包括(bāo kuò)自動化儀器設備產生的廢水、廢棄體液標本、清洗用水等,一般排至污水處理系統處理,符合要求排放。
【二級施工資質】實驗室設計、建設、裝修、改造、通風、凈化、水電氣、三廢處理,實驗室家具設計生產(Produce)安裝一站式。實驗室規劃設計結構和設施、安全操作規程、安全設備適用于對健康成年人已知無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如用于教學的普通微生物實驗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