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平面布置怎么設計?
admin 2020-01-17 10:40:43 540閱讀
實驗室平面布置怎么設計?
實驗室平面布置設計原則(1)應盡可能(maybe)將同類實驗室分布在一起,不僅方便實現基礎實驗資源的共享,對于實驗室建設過程中通風系統的設計、空調的布置和其他輔助性設施建設來說都可實現節約,對于實驗室的污染也可以集中處理,如生物實驗室布局時應注意將微生物室和無菌(fungus)(意思:沒有活菌)室分開設置。
(2)將有管道鋪設需求的實驗室分布在一起,如可將有儀器(appliance)氣源需要的實驗室集中布置,可加快管道鋪設工程進度,也便于日后對管道的維護和檢修,有利于問題排查和迅速解決。
(3)將超凈間實驗(experiment)室分布在一起,現代儀器的高精準度需要處于粉塵(形態:固體微粒)微粒及其微少的空間,對于這種實驗室,應將其集中分布,方便超凈管理。
實驗室平面布置設計具體方案
在進行實驗(experiment)室平面布置設計之前首先選好實驗室位置(position )、確定實驗室面積。實驗室集中供氣實驗室的很多設備的運行都需要各種各樣的氣體供應,同時也會產生廢氣。如何既安全又方便地解決供排氣問題,也是一直以來困擾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問題之一。傳統的實驗室供氣方式是采用將氣瓶安置在儀器設備的旁邊,危險氣體的氣瓶放置在氣瓶柜內。應結合實驗室的具體種類和企業建筑整體要求合理選擇,一般來說,實驗室應避開振動源、放射源和噪聲源,為實驗的順利進行提供一個相對舒適的環境,實驗室面積則根據工藝流程方案決定的實驗裝置數量和規模進行選擇,既要有足夠的空間又要避免浪費。實驗室平面布置方案設計主要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1.樓層層數設置
樓層層數的設置受諸多方面影響,主要包括面積和地形的限制,在總體面積一定時,增加樓層數目是常用的解決辦法,但增加層數后,會給很多技術設施,比如管道、電力線的鋪設增加難度,且不利于后期的養護和維修。樓層數目多有利于實驗室的集中化,但可能會對實驗室的功能、污染物排放等方面造成影響,應根據實際情況綜合考量,對于10000m左右的實驗室,可控制(control)在六層左右。
2.走廊形式設置
走廊布局主要包括單走廊單側房間、單走廊雙側房間和雙走廊三種形式,其中,單走廊單側布局采光性能極好、視野非常開闊,但由于其空間利用率較低,多見于回字型建筑,主要面向研究性個人辦公室的選擇設計;單走廊雙側房間布局空間利用率相對較高,采光性能好的一面可用作辦公室,較差的一面可用作避光儀器(appliance)實驗室的建設,這種布局方式節約占地面積,被廣泛應用于企業實驗室走廊布局設計中;而雙走廊布局空間利用率更高,但位于中間的一排房間幾乎沒有采光,一般用于暗室的建造。
3.建筑形式選擇
一字型建筑房間緊湊,布局標準,在實驗室建筑形式中應用最為廣泛,一般總圖不可能過于狹長,故一字型建筑一般采用高層手段來增加實驗室面積,但高層建筑有諸多不利因素(factor),在實驗室設計過稗中應盡量避免,故在總圖面積較小時可采用回字型建筑形式,其房間可以實現雙向采光,同時,“回”字圍成的天井,可用于種植樹木花草,可提供舒適富有生機的視野,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在實際應用中可結合總圖面積等要求加以選擇。實驗室通風現代實驗室整體建設的一致性和協調性需求正日益成為全球化趨勢,這要求純水系統必須具備一體化設計理念和能力,單臺供水的概念已不能完全適應多實驗室實驗室或實驗大樓對多出水點用水的使用簡易性、運行的長期穩定性、操作安全性和成本低廉的綜合要求。
4.開間設置
開間設計主要包括開放式設計和封閉式設計兩種,其中,開放式設計多用于大型實驗(experiment)室中心建設,其開放性可提供多種大型設備交互使用的空間,便于管理人員實現多臺實驗儀器的同時管理,提高了人員配置效率(efficiency);封閉式設計多見于小型實驗室,其內部分析(Analyse)儀器種類較少,可根據儀器功能劃分區域,一目了然,簡單規范。實驗室集中供氣包括醫療無菌室凈化工程、實驗室通排風系統工程、實驗室氣體管道工程、實驗室廢氣處理工程、實驗室廢水處理工程、空調及潔凈系統、智能化控制系統、新風系統、實驗室純水系統、實驗室給排水系統、制造業潔凈車間。但在目前的應用中,一般是采用兩種設計混合的形式,對于一般儀器采用大開間設計方便管理,對于大型特殊儀器則優先考慮封閉式設計,通過二者結合,不僅可實現空間面積節約,還可實現儀器資源的合理配置。5.區域劃分設置實驗室各個功能區要遵循集中原則,避免人流物流造成的交叉污染,同時有利于各種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管道、電線、光纜)的鋪設,區域劃分中應注意辦公室盡可能(maybe)設置在一層,最好應用雙層門,避免有毒氣體等對人體產生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