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菌實驗室使用及操作要求
admin 2020-05-02 14:09:12 560閱讀
一、無菌操作控制間使用要求
1。 無菌操作間通向外面的窗戶應為雙層玻璃,并要密封,不得隨意打開,并設有與無菌操作間大小相應的緩沖間及推拉門,另設有0.5-0.7m2的小窗,以備進入無菌操作間后傳遞物品。
2. 無菌操作間內應保持清潔,工作后用2%-3%煤酚皂溶液消毒,擦拭工作臺面,不得存放與實驗無關的物品。檢驗科實驗室結構和設施、安全操作規程、安全設備適用于對人體具有高度的危險性,通過氣溶膠途徑傳播或傳播途徑不明,尚無有效的疫苗或治療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
3. 無菌(意思:沒有活菌)操作間使用前后應將門關緊,打開紫外燈,如采用室內懸吊紫外燈消毒時,需30W紫外燈,距離在1.0m處,照射時間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燈,應注意不得直接在紫外線下操作,以免引起損傷,燈管每隔兩周需用酒精棉球輕輕擦拭,除去上面灰塵和油垢,以減少紫外線穿透的影響。
4. 處理和接種食品標本時,進入無菌操作間操作,不得隨意出入,如需要傳遞物品,可通過(tōng guò)小窗傳遞。
5. 在無菌操作間內如需要安裝空調時,則應有過濾裝置。
二、 無菌操作要求
食品微生物實驗室工作人員,必須有嚴格的無菌觀念,許多試驗要求在無菌條件下進行,主要原因:一是防止試驗操作中人為感染樣品,二是保證工作人員安全,防止檢出的致病菌由于操作不當造成個人污染。無菌實驗室結構和設施、安全操作規程、安全設備適用于主要通過呼吸途徑使人傳染上嚴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已有預防傳染的疫苗。
1.接種細菌時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2. 進行接種食品樣品時,必須穿專用的工作服、帽及拖鞋,應放在無菌室緩沖間,工作前經紫外線消毒后使用。實驗室三廢結構和設施、安全操作規程、安全設備適用于對健康成年人已知無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如用于教學的普通微生物實驗室等。
3. 接種食品樣品時,應在進無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將手擦干凈。
4. 進行接種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養基等必須經消毒滅菌(fungus),打開包裝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屬用具應高壓滅菌或用95%酒精點燃燒灼三次后使用。
5. 從包裝中取出吸管時,吸管尖部不能觸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種于試管或平皿時,吸管尖不得觸及試管或平皿邊。
6. 接種樣品、轉種細菌必須在酒精(術語稱乙醇)燈前操作控制,接種細菌或樣品時,吸管從包裝中取出后及打開試管塞都要通過火焰消毒。
7. 接種環和針在接種細菌前應經火焰燒灼全部金屬絲,必要時還要燒到環和針與桿的連接處,接種結核菌和烈性菌的接種環應在沸水中煮沸5min,再經火焰燒灼。
8。 吸管吸取菌液或樣品時,應用相應的橡皮頭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
【二級施工資質】實驗室設計、建設、裝修、改造、通風、凈化、水電氣、三廢處理,實驗室家具設計生產安裝一站式。